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临床论著

  • 198例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锥切术后发生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分析

    宋晓红;白文佩;

    目的 探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CIN2,HSIL/CIN3)行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因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行宫颈锥切术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情况、HPV感染型别、TCT结果、转化区类型、病变累及腺体、手术方式与切缘阳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98例患者,其中切缘阳性46例(23.23%),切缘阴性152例(76.77%)。单因素分析显示,TCT提示高级别病变(ASC-H或HSIL)、病变累及腺体、绝经状态、采用LEEP手术方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T提示高级别病变、病变累及腺体、绝经状态、采用LEEP手术方式均为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术前TCT提示高级别病变、病变累及腺体、绝经状态及采用LEEP手术方式均增加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风险。

    2024年01期 v.2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余建美;沈丽;赵海霞;钱鑫成;李良鹏;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建立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以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吻合口瘘发生与否分为吻合口瘘组(n=35)和非吻合口瘘组(n=26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瘘组男性、BMI>24kg/m2、TNM分期Ⅲ~Ⅳ、肿瘤距肛门距离<7cm的占比高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吻合口瘘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术后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吻合口瘘组术后7d引流量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肿瘤距肛门距离<7cm、术后PCT水平高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低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AUC为0.763(95%CI:0.710~0.810),敏感性为94.30%,特异性为43.80%。结论 男性、肿瘤距肛门距离<7cm、术后PCT水平高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低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2024年01期 v.27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并发血管通路不畅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林建美;张瑶琳;兰秀君;汪燕;马川入;孙晓敏;周罗平;卿永洪;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患者并发血管通路不畅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68例CBP患者,依据CBP患者是否并发血管通路不畅分为病例组(n=41)与对照组(n=12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CBP患者并发血管通路不畅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CBP患者并发血管通路不畅的列线图模型,且使用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结果 168例CBP患者41例并发血管通路不畅,占24.40%。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疾病类型、高血脂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组间的年龄、CBP时间、封管液使用、置管位置、血栓形成、穿刺经验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95%CI:2.222~14.565)、封管液使用不适宜(95%CI:2.319~20.136)、置管位置不合适(95%CI:2.010~13.600)、有血栓形成(95%CI:1.800~11.263)是CBP患者并发血管通路不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0.774~0.896)。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063,P=0.422。根据最大约登指数0.542筛选列线图模型预测并发血管通路不畅的临界值为P(预测概率)=13.94%[或分值(Total Points)=174分]。以P(预测概率)>13.94%(临界值)为预测标准,样本的预测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5.12%和59.06%。结论 CBP患者并发血管通路不畅影响因素众多,本研究基于年龄≥60岁、封管液使用不适宜、置管位置不合适、有血栓形成构建的列线图对CBP患者并发血管通路不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024年01期 v.27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NRS2002和MUST对老年结肠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价值

    程希玥;李忠辉;蒋静静;米孟琦;张雯齐;张润石;李金玉;

    目的 比较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在评估老年结肠肿瘤手术患者营养状况中的效能。方法 对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诊断结肠肿瘤且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用NRS2002和MUST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NRS2002与MUST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标准(GLIM)作为营养不良金标准,726例老年结肠肿瘤手术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是52.2%。NRS2002和MUST评估老年结肠肿瘤手术患者预测营养不良风险比例相似(分别为55.5%和54.5%)。GLIM和NRS2002在诊断营养不良表现出较低的一致性水平(Kappa值为0.496,P=0.032)。GLIM和MUST在诊断营养不良表现出中等一致性水平(Kappa值为0.604,P=0.030)。结论 NRS2002与MUST均可评估老年结肠肿瘤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但MUST明显优于NRS2002。

    2024年01期 v.27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分别复合右美托咪定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的应用比较

    王朝阳;唐楠;杜平均;杨红亮;高学锋;

    目的 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分别复合右美托咪定实施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3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内固定术治疗的13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二组,每组67例。A组行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B组行注射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二组患者运动、感觉阻滞起效、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对比二组患者麻醉前、手术30min、手术结束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A组(P<0.05),运动、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A组(P<0.05);二组术后6h、24h、48h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术后6h、12h、24h、48h时VAS评分均依次升高(P<0.05),B组术后12h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二组PCIA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麻醉前、手术30min、手术结束时的HR、MAP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和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实施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两者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均相当,但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起效更快且镇痛持续时间更长。

    2024年01期 v.27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MR动态增强扫描对胚物残留的诊断价值

    关红菲;石丽莉;常利名;

    目的 探讨盆腔MR动态增强扫描(DCE)对胚物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8月—2022年12月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彩超怀疑胚物残留伴血流异常、且行MR盆腔增强检查的10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方式分为介入栓塞组、弗雷氏球囊压迫止血组,分析二组患者的MR影像学表现。结果 108例患者的治疗均有效,无需二次住院。介入栓塞组38例,T2WI肌层可见多发血管流空信号,DCE第2期见迂曲成团明显强化血管,第3期见粗大血管呈持续性强化,增强减影宫腔内见与邻近肌层分界不清的明显强化灶,肌层内见与宫腔病变同步强化的组织,其中3例拒绝术前行介入栓塞,术中出血量多,紧急行介入栓塞。弗雷氏球囊压迫止血组70例,66例肌层见少许血管流空信号,DCE第2~4期可见相对独立的细小强化血管,增强早期部分肌层强化提前,延迟期与正常肌层信号一致;余4例MR表现与介入栓塞组一致,术后球囊宫腔放置3~5d后取出,但2例胚物残留。介入组、弗雷氏球囊压迫止血组间MR主要影像学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胚物残留患者不同减少出血治疗方式对应的MR影像学表现不同,MR动态增强扫描可为患者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2024年01期 v.2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含富马酸伏诺拉生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汪海涛;夏建新;段和力;

    目的 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方案初次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月于开滦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21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均为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且从未进行正规Hp根除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二组,A组(108例)给予10d含富马酸伏诺拉生三联方案(富马酸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108例)给予14d含艾普拉唑铋剂四联方案(艾普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根除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二组在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及B组根除率分别为93.3%和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30);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和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1,P=0.542)。结论 10d富马酸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方案与14d含艾普拉唑铋剂四联方案疗效相当,富马酸伏诺拉生方案具有疗程短、药物组成少的优势,是临床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初次根除方案。

    2024年01期 v.27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田佳;李震;张秋月;

    目的 分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18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选择同时期健康查体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测定,比较二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结果阳性率的差异;分析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根据随访情况分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结果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肺癌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结果阳性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肺癌患者肿瘤直径≥3cm、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高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可能有助于评估肺癌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

    2024年01期 v.27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巴曲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张卫朋;孟祥毅;张立杰;唐立滨;彭军;

    目的 对巴曲酶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58例(73耳)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36耳)和对照组(30例,37耳),其中观察组使用巴曲酶治疗,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治疗。二组治疗疗程均为3周,对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纯音听阈值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1~3周的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听力恢复程度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较对照组(40.54%)明显降低(P=0.038)。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应用巴曲酶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前景。

    2024年01期 v.27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神经阻滞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

    冯仕达;白斌;李晨;王晴晴;叶光磊;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神经阻滞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择期需要进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切口局部浸润镇痛)和观察组(n=35,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神经阻滞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镇痛)。选取麻醉苏醒后2、12、24、48h的VAS疼痛评分、患者术前、术后1d、2d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术后48h补救性镇痛情况、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镇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h、12h、24h、48h的安静和咳嗽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2d的PCT、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低,而观察组CD8~+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药物用量为(106.98±6.2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56±7.92)ml,观察组的补救镇痛次数为6(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4,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首次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48h内下床活动总次数多于对照组的总次数(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镇痛比传统切口局部浸润提供的术后镇痛时间更持久,且能有效减少镇痛药物的补救次数和剂量,镇痛效果明显,对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在促进患者康复以及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上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2024年01期 v.27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动静脉内瘘和隧道式导管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及心功能的比较

    王瑞雪;张磊;王心亮;

    目的 比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VF组和TCC组,各46例,分别经AVF、TCC通路进行MHD治疗。比较二组MHD治疗12个月后透析质量[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率(Kt/V)、再循环率]、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心功能(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MHD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VF组的透析血流量、Kt/V、再循环率均明显高于TCC组(P<0.05)。AVF组外周血中Hb、Alb、TP水平均明显高于TCC组(P<0.05)。AVF组血清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TCC组(P<0.05)。AVF组左室肥厚占比明显高于TCC组(P<0.05);AVF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占比虽高于TCC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F组MHD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TCC组(15.22%vs.34.78%,P<0.05)。结论 AVF通路的透析效果优于TCC通路,且AVF通路患者的营养状况更好,炎症水平更轻,MHD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AVF通路较TCC通路更易引起左室功能异常。

    2024年01期 v.2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尿激酶与替罗非班动脉溶栓术联合治疗无明确责任血管的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脑血管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胡骁;徐波;

    目的 观察尿激酶与替罗非班动脉溶栓术联合治疗无明确责任血管的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脑血管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尿激酶组(n=30)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替罗非班组(n=30)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联合组(n=40)给予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动脉溶栓治疗。统计三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记录三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检测三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内皮功能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脑血管储备功能[平均血流速度(MFV)、脑血管反应性(CVR)、屏气指数(BHI)、搏动指数(PI)]、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WBV)、全血低切黏度(LWBV)、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水平。结果 联合组疗效高于尿激酶组及替罗非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的NO上升,PAC-1、CD62p、GMP-140、ET-1下降,且联合组治疗后NO高于尿激酶组及替罗非班组,血小板活化因子、ET-1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的MFV、CVR、BHI及ADL评分上升,PI、HWBV、LWBV、FIB、D-D及NIHS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治疗后MFV、CVR、BHI及ADL评分高于另外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PI及NIHSS评分低于尿激酶组及替罗非班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与替罗非班动脉溶栓术联合治疗无明确责任血管的急性脑梗死可降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水平,调节患者血液流动学和内皮功能,增强脑血管储备功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2024年01期 v.27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乏血供的早期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刘晶晶;王晓红;王静;

    目的 通过查找乳腺血管钙化的乳腺癌患者确定乏血供的早期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唐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2023年5月1日确诊为早期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通过钼靶检查将之分为乳腺血管钙化组(BAC组)及非乳腺血管钙化组(nBAC组)。收集并比较二组患者的肿瘤T分期,Ki-67表达情况、组织学分级及分子分型。结果 共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488例,其中BAC组患者79例,nBAC患者409例。发现与nBAC组患者比较,BAC组患者Luminal型比例较高,TNBC型及HER-2阳性型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BAC组患者肿瘤较小,Ki-67倾向低表达,组织学分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1,0.001,0.003)。整理绝经后BAC患者71人,绝经后nBAC患者187人。发现二组患者在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较nBAC组患者,BAC组患者的管型乳腺癌的比例较高,Ki-67低表达率较高,组织学分级更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2,0.002)。整理53~69岁的nBAC患者136例,将之与BAC患者比较发现,两者在肿瘤大小及分子分型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0.052)。但BAC患者仍有着Ki-67低表达率较高,组织学分级更低的特征(P=0.001,0.002)结论 乏血供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分化良好,增殖水平低,肿瘤恶性程度低。

    2024年01期 v.27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ALDH2单核苷酸多态性(rs671)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硝酸甘油疗效的关系研究

    赵敏;高金全;吴军;张亚西;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硝酸甘油(GTN)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后,自行舌下含服GTN治疗。根据患者服用GTN后是否有效分为有效组(n=122)和无效组(n=46);二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ml,检测ALDH2(rs671)单核苷酸多态性;收集二组一般资料、血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GTN疗效的的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GG基因型占58.33%(98/168),GA基因型占32.14%(54/168),AA基因型占9.52%(16/168);GTN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ALDH2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家族史、Gensini评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LDH2(rs671)AA基因型及ALDH2(rs671)A等位基因是服用GTN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LDH2单核苷酸多态性(rs671)AA基因型是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含服GTN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4年01期 v.27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一期双层人工真皮联合VSD在下肢大面积骨/肌腱外露创面中的应用研究

    隋磊;谢强;姜洪涛;孔宇;王晓雪;李小东;

    目的 研究一期双层人工真皮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下肢大面积骨/肌腱外露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60例下肢大面积骨/肌腱外露创面患者纳入本研究,均接受一期双层人工真皮联合VSD治疗,于治疗1个月后评估创面的愈合效果,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二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创面渗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MMP-13、TIMP-1、VEGF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创面渗液MMP-13、TIMP-1、VEGF水平及联合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60例下肢大面积骨/肌腱外露创面患者中经一期双层人工真皮联合VSD治疗有效38例(63.33%),无效22例(36.67%);无效组、有效组治疗前的创面渗液VEGF、MMP-13、TI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治疗后的创面渗液VEGF水平较有效组低,MMP-13、TIMP-1水平较有效组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创面渗液VEGF水平与MMP-13、TIMP-1呈负相关(r<0,P<0.05),MMP-13与TIMP-1呈正相关(r>0,P<0.05);ROC曲线结果发现,创面渗液VEGF、MMP-13、TIMP-1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下肢大面积骨/肌腱外露创面疗效的AUC为0.860(95%CI:0.745~0.975)、0.840(95%CI:0.738~0.942)、0.853(95%CI:0.757~0.950)、0.994(95%CI:0.981~1.000)。结论 一期双层人工真皮联合VSD在下肢大面积骨/肌腱外露创面患者的治疗中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MMP-13、TIMP-1、VEGF水平表达,而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联合监测可有效预测疗效,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2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3D打印人工椎体辅助SRS-SchwabⅣ级截骨术治疗创伤后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应用

    王芳芳;石家晓;苏冬冬;陈彦平;

    目的 探讨3D打印人工椎体辅助SRS-SchwabⅣ级截骨术对创伤后胸腰段后凸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创伤后胸腰段后凸畸形手术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3D组,常规组采用常规SRS-SchwabⅣ级截骨术治疗,后者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辅助SRSSchwabⅣ级截骨术治疗。统计比较二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相关矢状面参数,并评估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疗效。结果 3D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首次置钉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3D组局部后凸Cobb角减小程度大于常规组,矢状面平衡优于常规组(P<0.05)。但二组间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二组的VAS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略低于常规(30.77%,P>0.05)。结论创伤后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辅助SRS-SchwabⅣ级截骨术治疗疗效好,可提高首次置钉成功率,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前凸矢状曲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01期 v.27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及预后营养指数对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石秋艳;郭亚新;于颖;魏士林;王翠兰;孙原;李冬梅;张春阳;

    目的 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2年6月—2023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住院的288例重症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3个月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182例和预后不良组106例。记录并比较不同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及TyG、PNI水平,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TyG、PNI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TyG、PNI对重症ACI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288例重症ACI患者中,预后良好者182例,预后不良者106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TyG、PN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PNI均为重症AC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TyG与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376,P<0.01),PNI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r=-0.413,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yG、PNI及联合预测重症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5、0.747、0.810,联合预测的AUC最大(P<0.001),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TyG、PNI对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3个月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项指数联合评估的预测价值更高。

    2024年01期 v.27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四川地区398例克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王念;周汶静;李美;巫丽娟;林立;钟慧钰;赵帆;叶远馨;

    目的 分析四川地区克氏综合征(KS)患者临床特征,探讨染色体核型、临床症状、血清性激素水平在KS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诊断意义。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398例KS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外周血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其中206例具有血清性激素结果的纯合型(47,XXY)KS患者和同期随机收集的18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男性对照组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分析。结果 398例KS患者中,年龄11~30岁,以21~3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占比61.05%。该类患者的临床来源以泌尿外科为主,共306例,占比76.89%。对334例具有明确临床症状信息的KS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中以睾丸发育不良综合征(TDS)占比较高,为55.99%。在398例K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纯合型(47,XXY)381例,占比95.75%,嵌合型(47,XXY/46,XY)3例/(47,XXY/46,XX)2例,共占比1.25%,变异型12例,占比3.0%。在206例非嵌合型KS患者血清素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及睾酮(T)水平分析中,KS组血清LH和FSH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PRL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川地区KS患者以TDS为主要临床表现,以FSH、LH及T激素的改变最为明显。综合分析临床主要症状、染色体核型、血清性激素水平有助于提高KS患者的临床诊断效率。

    2024年01期 v.27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神经重症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媛媛;杨芳杰;高健;李海娜;张阳;苑媛;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210例神经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获得性衰弱分组,未发生获得性衰弱为对照组,共114例,发生获得性衰弱为观察组,共9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患者发生获得性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二组患者在年龄(t=23.085,P <0.001)、入住ICU时间(χ~2=76.845,P <0.001)、营养不良(χ~2=24.868,P<0.001)、APACHEⅡ评分(χ~2=82.558,P<0.001)、神经肌肉阻滞剂使用时间(χ~2=45.311,P<0.001)、机械通气时间(χ~2=43.410,P<0.001)、每日唤醒(χ~2=28.250,P<0.001)、合并脓毒症(χ~2=55.724,P<0.001)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入住ICU时间、营养不良、APACHEⅡ评分、神经肌肉阻滞剂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每日唤醒、合并脓毒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发生获得性衰弱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多与年龄、入住ICU时间、营养不良、APACHEⅡ评分、神经肌肉阻滞剂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每日唤醒、合并脓毒症等临床因素相关,应加以重视,给予针对性干预,减少或避免获得性衰弱发生。

    2024年01期 v.27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TBA、CG及TNF-α在ICP产妇中的表达及在围产儿不良结局预测中的应用

    赵洋;贾苗;李俊英;韩星;

    目的 分析总胆汁酸(TBA)、血清甘胆酸(CG)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表达及在围产儿不良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18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另以同期入院104例健康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TBA、CG及TNF-α水平变化;分析不同病情ICP产妇TBA、CG、TNF-α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因子预测ICP围产儿不良结局的价值。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ICP组TBA、CG及TNF-α水平更高(P<0.05)。ICP产妇TBA、CG及TNF-α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正常结局95例,不良结局23例,不良结局组TBA、CG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局组(P<0.05)。ROC结果示,TBA、CG及TNF-α单项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0.713、0.694,TBA、CG及TNF-α联合检测AUC为0.861,明显较单独检测高。结论 TBA、CG、TNF-α对于ICP病情评估及围产儿不良结局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且TBA、CG及TNF-α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2024年01期 v.27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基础论著

  • HIF-1α、cyclin-D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陈旭;刘珍;罗利娟;

    目的 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20年6月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46例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和cyclin-D1表达情况,分析HIF-1α和cyclin-D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膀胱癌患者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癌组织HIF-1α和cyclin-D1表达水平及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HIF-1α和cyclin-D1阳性率和表达评分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直径≥3cm的HIF-1α和cyclin-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3cm(P<0.05),临床分期T3~T4的HIF-1α和cyclin-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临床分期T1~T2(P<0.05),病理分级中,HIF-1α和cyclin-D1表达水平G3>G2>G1(P<0.05),淋巴转移的HIF-1α和cyclin-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P<0.05);随访至2023年6月,146例患者出现59例复发(40.41%),87例未复发(59.59%);146例患者存活134例(91.78%),死亡12例(8.22%);复发组HIF-1α和cyclin-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死亡组HIF-1α和cyclin-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HIF-1α和cyclin-D1低表达患者无病生存期显著长于高表达患者(logrankχ2=4.237,log-rankχ2=6.525,P<0.05)。结论 HIF-1α和cyclin-D1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病情进展及生存预后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治参考指标。

    2024年01期 v.27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依托咪酯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钟祖凌;古学东;易小波;张勇;

    目的 探究依托咪酯(Eto)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糖氧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to低、中、高剂量组、抑制剂组。MTT法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Eto最佳干预浓度;EdU、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中cAM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及cAMP/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T22细胞EdU阳性细胞率、cAMP、GSH-Px、PCNA、Bcl-2、p-PKA/PKA、p-CREB/CREB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IL-6、TNF-α、LDH、MDA、Bax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Eto低、中、高剂量HT22细胞EdU阳性细胞率、cAMP、GSH-Px、PCNA、Bcl-2、p-PKA/PKA、p-CREB/CREB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IL-6、TNF-α、LDH、MDA、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抑制剂H-89可减弱Eto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Eto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减弱OGD/R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

    2024年01期 v.27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其他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4年征稿启事

    <正>《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华北理工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期刊。该刊一直秉承“面向前沿服务发展”的宗旨,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7-9564,CN 13-1221/R;双月刊,大16开,邮发代号:18-284。本刊设有专题报道、专家述评、综述、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与分析、方法学研究、指南与共识、健康管理等栏目,同时设有尘肺病研究、呼吸与健康、职业与健康等特色栏目。1.本刊选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流行病等方面研究;(2)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等基础研究;(3)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相关研究;(4)创伤医学与创伤救治研究;(5)老年健康相关研究;(6)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防控制研究;(7)遗传、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与健康相关的研究;

    2024年01期 v.2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下载本期数据